官方微信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分类信息
房源中心
租房
跳蚤市场
活动
新闻
加国
大多
美国
环球
经济
时政
娱乐
地产
信息
房源
新盘
家庭旅馆
跳蚤市场
拼车
折扣
机票邮轮
生活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旅游天地
大多生活
房产楼市
北美股票
房东信息
税务理财
健康锻炼
交友征婚
法律求助
加国新闻
大多新闻
美国新闻
环球新闻
经济观察
时政频道
财经资讯
娱乐八卦
生活百态
史海钩沉
健康养生
国际体坛
城事杂谈
大多生活
旅游天地
房产聚焦
税务理财
北美股票
子女教育
房东信息
健康锻炼
移民留学
体育娱乐
婚姻生活
宠物乐园
我爱我家
流行时尚
交友征婚
法律求助
便民信息
黄页
机票邮轮
求职招聘
换汇交易
拼车中心
商家折扣
二手车
非诚勿扰
周边游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加国新闻
大多新闻
美国新闻
环球新闻
经济观察
时政频道
财经资讯
娱乐八卦
生活百态
史海钩沉
健康养生
国际体坛
城事杂谈
大多生活
旅游天地
房产聚焦
税务理财
北美股票
子女教育
房东信息
健康锻炼
移民留学
体育娱乐
婚姻生活
宠物乐园
我爱我家
流行时尚
交友征婚
法律求助
便民信息
黄页
机票邮轮
求职招聘
换汇交易
拼车中心
商家折扣
二手车
非诚勿扰
周边游
加国同城
»
论坛
›
多伦多华人论坛
›
活动聚会
›
中国人为什么对饺子情有独钟?
发帖
查看
199
回复
0
中国人为什么对饺子情有独钟?
青青草
青青草
当前离线
积分
4257
1218
主题
0
回帖
425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257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4-16 19:26:18
|
来自:加拿大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新春已至,北方各家的餐桌上肯定少不了一盘煮饺子。哪怕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家可以先不回、春晚可以先不看、鞭炮可以先不放,但饺子一定不能不吃。要不然,就真不算是过年了。
饺子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的特殊一席,从一些民谚习俗中便能看出端倪。“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至饺子夏至面”“出门饺子回家面”……
这“白胖一牙儿”仿佛有着魔力,乃至于国人总是要在关键的时间节点食用,从而得到好运与庇佑。
那么,这种中华民族的神奇食物,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它从何时出现?又在何时,登上了国人年夜饭的餐桌,成为了春节的符号?
过节吃饺子,原从何来?
论及饺子的“发家史”,可谓是一波三折。从“馄饨替身”到“除夕必备”,这中间着实历经了无数朝代,横跨了几千年。
世人代代相传的饺子传说相当有趣。据说,饺子是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发明。那是寒冬腊月里的一天,北风呼啸凛冽,街道上的行人脚步匆匆,皆是被冻得“四支僵劲不能动”,甚至于好些人的耳朵都被冻破,样貌着实可怜。张仲景见着此情此景,心中大恸,当即要布施汤药。而这汤药被取名“祛寒娇耳汤”,用羊肉裹着若干草药做馅儿,再将其包进“耳朵”形状的面皮儿里过水煮熟。一人分上两个“娇耳”,食之浑身温暖、两耳生热。之后为了纪念这等善行,人们在冬至复刻出“饺耳”,后改名为简单的称谓——“饺子”。
传说归传说,实际上,饺子一开始并不叫“饺子”,而是与另一种古老面食“馄饨”难舍难分,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专有名称。馄饨因“混沌”得名,将馅料粗浅包裹在面皮中,外表松散,一过水煮更无形状可言,大概在秦汉时期便出现在了古人的餐桌上。之后随着手艺的不断精进,“混沌”慢慢固定成了月牙形,这也就初具了饺子的模样。
北齐文士颜之推曾在《颜氏家训》里写道:“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在当时已然名扬满天下了。
但这还并不是饺子出现最早的证据。
若要追溯起最早的饺子,光靠史料考据是不够的,还要借助出土文物。1978年,考古学者在一座春秋时期薛国贵族的墓葬中(今山东省滕州市)发现了一整套青铜礼器,其中有件铜簠里就摆放着一些类似于现在饺子的食物,它们原先应是白色三角鼓状,里面包裹着馅料。后来在一座东汉的墓穴中又发现了所谓的“庖厨俑”,在其厨案上有最早的“花边饺子”模型。饺子最初的踪影因这些古老的文物而有迹可循。
到了唐宋时期,天下安定、一派祥和,饺子逐渐成了流行美食,做法也是千变万化。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追忆北宋都城汴京的盛况时,就不止一次提到过饺子,当时称作“角子”,“水晶角儿”“煎角子”“驼峰角子”……实是令人眼花缭乱、食指大动。
图自网络
而饺子最终常驻除夕餐桌,一跃成为国民美食,则要到明清时期。当时饺子的名称纷繁交杂,除了“角子”“扁食”“饺儿”这些前朝已有的称谓之外,还加上了“水角儿”“水点心”“水点儿”“汤角”一干别称,大抵因其常被水煮的缘故。光绪年间《顺天府志》曾引述:“正月初一,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无论贫富,过年吃饺子这一全民性的习俗至此终是落定。
图片
各地的饺子,有何讲究?
现如今,饺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民食品”,过年过节更是逃不了饺子的身影。中华自古地大物博,饺子自然也有着各具特色的地方风俗和讲究,形成了繁盛兴旺的“饺子家族”。
谈及口味,当真是一地一样。北方的饺子讲究皮薄馅儿大,囫囵一整个圆滚滚、白胖胖为好。在山东沿海地区,饺子配上新鲜的鲅鱼馅儿,包成多半个拳头一般的大小,甚至顶上一小个包子,每个碗里最多装上2、3个。而在南方,饺子一般更精致小巧,和点心一般大小。
饺子重在吃馅儿,各地出了名的饺子大多有着令人垂涎的鲜馅儿。在北京,荤馅饺子一般凑个三鲜,猪肉、虾米配上鸡蛋、大葱,能包水饺也能做锅贴,一口下去唇齿留香;往北去的黑龙江有著名的酸菜饺子,正宗的东北酸菜翻炒后调成肉馅,满满的关外风味;山西作为面食大户也有着独特的莜面饺子,面皮上做足功夫,民间还有顺口溜说:“一口莜面一口酒,香得人们口水流。”可见人们对莜面的喜爱程度;到了南方,成都人有钟爱的钟水饺,有“红油”和“清汤”之分,蒜香微咸还带点儿甜,味美可口;上海的荠菜饺、江西的萝卜饺、潮州的鱼饺、广州的水晶虾饺……都是构成当地特色饮食文化的重要元素。
而在吃法上,饺子也有着鲜明的南北地方特色。北方人吃饺子喜欢蘸点儿醋和香油,或者用醋、酱油、蒜泥、香油等调成佐料蘸着吃。在南方,饺子的吃法除了蘸佐料吃外,还有“汤饺子”和“拌饺子”之分,前者类似馄饨,后者则与拌面吃法一致。
蕴藏的寓意,绵远悠长
无论凭借的是可喜的外形,还是可口风味,饺子已然风靡了上千年,甚至于垄断了家家户户的节庆食谱。但这期间,围绕“饺子”还诞生了不少独特的寓意,使其渐渐演变成了一条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
首先,新年吃饺子意味着辞旧迎新、恭贺新禧。“饺子”谐音为“交子”,指新、旧两年于夜半子时相交,代表正月初一的开始,人们此时此刻吃的饺子自然就寓意着新旧年份的交替。此外,全家人还要一同“守岁”,守岁时包饺子、辞岁时吃饺子。所以,也有人将过年包饺子称作“包辞岁”,把除夕子时吃饺子叫作“吃辞岁”。
其次,饺子也是阖家团圆美满的象征。尤其像在北方等地,家家户户除夕夜或大年初一必须要吃饺子,因此也被叫做“团圆饺子”。做饺子时一般要全家同包、人人动手,之后聚在一起吃。摆饺子的时候也要绕着圈挨着放,图的就是“圆满”之意。山东有一句歇后语:“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过年时节阖家欢乐,最容易酝酿出喜庆、热闹、亲密无间的家庭氛围,相当契合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形成的家庭观念与和乐期盼。
最后,饺子也有吉祥、发财的含义。因为外形酷似“元宝”,饺子经常被当作招财进宝的象征物,家里日常包饺子时人们总是特意把饺子包成“元宝”状。清朝光绪年间的《遵化通志》中有言:“元旦昧爽,……以面做水饺,曰‘元宝汤’。”现在,过年包的饺子里也总会塞进一两枚硬币,据说吃到它的人在未来的一年里都会诸事顺利,甚至能旺财运。
图自网络
有关饺子的习俗实在道不尽,而在春节期间更是尤其丰富突出。这白滚滚的月牙现在不单单是中华美食的代名词,其背后蕴含着的民族情怀和美好象征也已在国人心间落地扎根、生生不息。
回复
举报
发帖
快速回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浏览过的版块
大多生活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电子邮件
kefu@58.ca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