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度高管解读Q2财报:未来两三年AI竞争很激烈 谁赚钱谁能活下来

7075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1708
发表于 2024-8-22 11:04:10|来自:北美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度今日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总营收为33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55亿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74亿元。

  详见:百度第二季度营收339亿元 经调净利润74亿元
  财报发布后,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CFO罗戎,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等高管出席随后召开的财报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以下是分析是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摩根大通分析师Alex Yao:我的问题有关人工智能发展。管理层认为未来两到三年内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格局会是怎样的?目前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先发优势能否持续?还是说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竞争者之间的技术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小?对比Kimi智能助手、豆包智能助手以及阿里巴巴、腾讯旗下的人工智能助手,管理层认为当前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另外,在管理层看来,除了技术领先至关重要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于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李彦宏:我认为在未来的两到三年,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会非常激烈。至于说谁会是最后的赢家,我的看法是谁赚钱谁就能活下来。

  去年,当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还处在所谓的“百家争鸣”时期时,我就曾预测,人工智能行业最终会走向整合,只有少数几家基础大模型企业能够存活下来。用户对百度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需求强劲,我们也非常自豪地看到百度文心大模型持续领跑人工智能市场。我相信,百度将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地位。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投资,这也为我们占据先发优势、获取技术领先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去年三月,百度成为全球首家推出类ChatGPT模型的上市公司。自那时起,我们便持续通过百度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四层架构对模型进行升级。去年十月,我们推出了文心大模型4.0版本,成为中国首款对表ChatGPT GPT-4的大模型;今年六月,我们又推出了文心大模型4.0 Turbo版本,相比文心大模型4.0版本,Turbo版本的功能更加强大。未来,我们也将持续在此基础上不断对我们的模型进行迭代、升级。

  一直以来,百度都秉承着“应用驱动”的发展理念,这也进一步扩大了我们的竞争优势,让我们在一系列竞品中脱颖而出。我们始终认为,如果不能在基础大模型上研发实际应用,那么开发再多的基础大模型都是无用的。换句话说,我们的大模型应当为用户、为客户广泛应用。我之前曾与大家分享,目前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调用量超6亿次,日均能够处理1万亿Tokens文本,应该是国内最高。

  此外,我们也一直在利用文心大模型不断为百度旗下的其他产品赋能,如百度搜索、百度文库,将这些产品迭代为具有人工智能功能的应用程序。这也让我们从用户那里得到了非常多的宝贵反馈。这些反馈又反哺文心大模型的升级迭代,同时也帮助我们为文心大模型的外部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也一直致力于文心大模型的普及,希望越来越多的用户能够负担得起,让更多的用户利用文心大模型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需求。因此,我们持续降低模型推理成本、扩展模型组合、开发用于模型构建与应用程序构建的工具包,以便我们的用户、合作伙伴以及开发人员能够更高效、更有效地使用文心大模型的各种强大功能。

  百度的这种“应用驱动”的发展理念有助于我们打造一个充满活力且不断拓展的生态系统。截至今年六月底,百度飞桨(PaddlePaddle)与文心大模型开发者社区已经发展了超过1470万人。此外,目前已有数万家企业与我们达成合作,这也侧面显示出百度生态系统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与实用性。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耐心。我们会继续迭代文心大模型的功能,确保我们能始终站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前沿。通过分析来自应用程序与百度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们的反馈,我们将有效利用这些宝贵见解,不断完善我们的大模型。

  我相信,百度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行业领先的大模型功能以及“应用驱动”的发展理念之间将迸发出强劲的协同作用,从而让我们能在如今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Gary Yu:我的问题与人工智能及搜索业务有关。目前,公司在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赋能传统搜索业务方面进展如何?对于人工智能搜索业务管理层是否设定了具体的KPI目标?根据目前百度的人工智能搜索业务数据来看,管理层是否观察到一些用户行为变化?此外,未来公司人工智能搜索业务是否有具体的推出计划?比如年底前管理层设定了哪些目标?或者说可能到今年年底或者未来几年,管理层计划有多大比例的检索结果是由人工智能驱动生成的?

  李彦宏:百度致力于利用尖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我们的搜索业务,希望将搜索功能与个性化推荐信息流整合到同一个应用程序中。因此,与其说是搜索业务的KPI,不如说是百度App的KPI。

  在第二季度,我们利用文心大模型加快赋能搜索业务升级改造。我们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善用户的搜索体验、为用户提供更多功能,同时提高用户的参与度。我在前面的简报中也与大家介绍了,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几个重要进展。

  首先,我们正加速为用户提供更多更智能的检索结果。目前,18%的检索结果是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的。相比传统检索结果,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检索结果覆盖更全面、与问题相关性更高,且它能为用户提供更多过去无法检索的信息,将散落在不同地方的信息归纳到一起。此外,依照用户需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无穷尽的内容。

  其次,如果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检索结果已经能够满足当前用户的检索需求,我们将为用户提供其他的服务与内容,就好像浏览新闻时的自动推荐。这将有效提高用户时长、增加用户留存率。最后,百度搜索新增的互动功能可以让用户通过多轮对话不断细化问题,重塑用户表达需求的方式,让用户在百度的搜索体验更加自然、更加高效。

  还有一点我想指出的是,我们也在快速推出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希望为用户提供更多智能帮助。通过开放平台,开发者可以创建各种各样的智能体(agent),以满足每个用户的独特需求。我们希望打造一个能让所有开发者共同构建智能体网络的生态系统,与大家一道提升用户体验、创造强大的前沿模型并一同应对更广泛的机遇与挑战。

  除了上述努力之外,我们发现,用户在百度上检索问题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希望通过百度搜索获得更加全面、深入的答案。可能过去这些用户需求很难满足,但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我们已经能够有效满足这些需求。最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用户也在通过百度创建内容,如编写、编辑文本以及生成图片等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将百度搜索转化为一个多功能的创意平台,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目前来看,虽然机遇令我们非常兴奋,但一切都还处在开发的早期阶段。在不断更新产品的同时,我们也会聆听用户、创作者与合作伙伴的反馈。相比短期变现,我们更关注业务长期的可持续性。因此,我们将保持耐心、持续追踪用户反馈,确保为新生态系统奠定坚实基础。我们也相信,我们的这种思路将为各位股东带来更高、更大的价值回报。

  (持续更新中。。。)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