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分类信息
房源中心
租房
跳蚤市场
活动
新闻
加国
大多
美国
环球
经济
时政
娱乐
地产
信息
房源
新盘
家庭旅馆
跳蚤市场
拼车
折扣
机票邮轮
生活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旅游天地
大多生活
房产楼市
北美股票
房东信息
税务理财
健康锻炼
交友征婚
法律求助
加国新闻
大多新闻
美国新闻
环球新闻
经济观察
时政频道
财经资讯
娱乐八卦
生活百态
史海钩沉
健康养生
国际体坛
城事杂谈
大多生活
旅游天地
房产聚焦
税务理财
北美股票
子女教育
房东信息
健康锻炼
移民留学
体育娱乐
婚姻生活
宠物乐园
我爱我家
流行时尚
交友征婚
法律求助
便民信息
黄页
机票邮轮
求职招聘
换汇交易
拼车中心
商家折扣
二手车
非诚勿扰
周边游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加国新闻
大多新闻
美国新闻
环球新闻
经济观察
时政频道
财经资讯
娱乐八卦
生活百态
史海钩沉
健康养生
国际体坛
城事杂谈
大多生活
旅游天地
房产聚焦
税务理财
北美股票
子女教育
房东信息
健康锻炼
移民留学
体育娱乐
婚姻生活
宠物乐园
我爱我家
流行时尚
交友征婚
法律求助
便民信息
黄页
机票邮轮
求职招聘
换汇交易
拼车中心
商家折扣
二手车
非诚勿扰
周边游
加国同城
»
论坛
›
多伦多华人论坛
›
北美股票
›
毛利率12.9%,盘中最高涨20%,小鹏是怎么赚钱的? ...
发帖
查看
168
回复
0
毛利率12.9%,盘中最高涨20%,小鹏是怎么赚钱的?
秋收冬藏
秋收冬藏
当前离线
积分
21708
7075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1708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5-21 21:24:24
|
来自:加拿大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毛利率12.9%,盘中最高涨20%,小鹏是怎么赚钱的?
电动星球N
降本、技术收入反哺、汽车销售收入的环比下降部分被X9的贡献所抵消。
几个小时前,小鹏汽车一季度财报刚结束。
财报发布后,小鹏美股股价一路飙升,最高涨幅甚至接近 24%。这与小鹏一季度相对平淡的销量不成正比。
技术赋能反哺营收,以及小鹏的长线竞争力、全价位段竞争力,乃至全球竞争力,成为资本市场热议,同时也是今晚财报会议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
承载上量任务的 MONA、关乎小鹏未来十年产品竞争力的 AI,从何小鹏各个场合的发言,我们可以感受到小鹏上下倾注的精力、财力与人力。
小鹏如何平衡交付环比下降,带来的财务压力?作为今年重头戏的 MONA,又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我们一起来展开小鹏一季度,以及 2024 的画卷。
01 毛利率是怎么涨的?
小鹏 Q1 毛利率 12.9%,汽车毛利率 5.5%,都是显眼的表现。
对比一下,2023 年 Q1 毛利率 1.7%,汽车毛利率为负 2.5%;2023 年 Q4 毛利率 6.2%,汽车毛利率 4.1%。
相较于上一季度,小鹏的汽车毛利率上涨幅度不大,但在总体毛利率上,却是翻了一番。
我们试图从财报和电话会议中寻找答案。
1. 怎么赚钱的?
2024 年 Q1 营收 65.5 亿元,汽车销售收入 55.4 亿元,净亏 13.7 亿元;2023 年 Q4 营收 130.5 亿元,汽车销售收入 122.3 亿元,净亏 13.5 亿元。小鹏一季度营收环比下降 49.8%,净亏损却只多了两千万元。
这有部分与运营有关。
财报显示,其 Q1 销售成本 57.0 亿元,较 2023 年 Q4 的 122.4 亿元,下降了 53.4%,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同样从 2023 年 Q4 的 19.4 亿元下降至 Q1 的 13.9 亿元。
与此同时,小鹏过去的技术研发反哺了小鹏。
其财报提到,因技术服务收入毛利较高,一季度服务与其他利润率为 53.9%,2023 年 Q4 为 38.2%。与大众合作的电子电气架构相关收入,也会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得到体现。
平台与软件的技术服务收入已经开始成为小鹏收入的重要来源,顾宏地在财报会上预计,小鹏的技术服务利润将会在接下来的季度持续增长,并且最终会为小鹏带来‘非常高的利润’。
开源+节流,小鹏多年来的技术研发投入,以及去年以来的组织架构变革,在财报上得到了新的反馈。
何小鹏在财报会上也表示:‘这标志着小鹏同时在智能电动车业务基础上,还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合作和输出进行盈利。’
在降本、技术收入提升之外,小鹏首款 MPV 车型——小鹏 X9 起到的‘稳定器’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财报显示,汽车销售收入的环比下降,主因是 G6 与 2024 款 G9 受到‘季节性影响’的销量下跌,其所带来的影响,部分被 X9 的贡献所抵消。
小鹏一季度交付的 2.18 万辆新车中,X9 的数据是 7873 辆,占比超 36%,而小鹏旗下有 6 款车。
也就是说,余下五款车型的表现,不及价格在 35.98-41.98 万元之间的 X9。
在对纯电产品拿着放大镜挑剔优缺点的 MPV 市场,X9 证明了自己突出的性价比和产品力。
X9 的成功似乎给予了何小鹏品类创新、冲击高端的信心,他认为‘产品品类创新、技术创新才是更有效的竞争手段’。
基于这一认识,小鹏在今年三季度起推出的产品,包含了多款像 X9 一样专注于品类创新的‘新物种产品’。
这款被小鹏特地选择 1 月 1 日上市,倾注多项最先进技术的纯电车型,被市场盖上了‘优秀’奖章。
旗舰车型卖得好固然值得高兴,但这也意味着,G6、G9、P7 等这些更亲近市场的车型,车市声量相对不显。
去年 G6 上市后销量引领小鹏,彼时小鹏需要兼顾 G9 和 P7i,时光流转,小鹏面临的挑战相似,只是故事主体换成了 X9。
针对这个问题,小鹏并未正面回应,但官方表示,会从今年三季度开始,推出多款全新造型的产品,进入强劲的产品周期。
这其中,会有 P7i、G6 等车型的改款吗?
如何在纯电道路上赚钱的问题得到了解答,随之而来的,是近两个月来,一直围绕在小鹏附近的话题:
2. 小鹏会选择增程吗?
针对这个问题,何小鹏没有肯定,但也没有彻底否定。
他肯定了混动的真实需求,但在他们对混动用户的调研中,混动用户长时间使用混动车型后,反而会更多地接受纯电产品,小鹏对应要做的,是加速超快充,甚至 S5 超快充桩的建设。
现阶段不做增程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小鹏在思考:下一代增程是怎么样的?
何小鹏没有分享答案,但点出了问题。现阶段增程在出海上面临着工况难题,即国内增程以城市驾驶为主,部分海外国外城市与高速的工况是相当的比例,当前增程在高速上的表现仍存在诸多问题。
若小鹏要做增程,他们或许会先解决这一问题,再考虑应用到车上。
不过小鹏也不是完全没有增程产品,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会在陆地汽车部分使用 800V 高压增程,飞行器则是纯电的。
你们觉得小鹏应不应该做增程?
02 MONA 之后
不管是看客还是小鹏释放出来的讯号,大家对这场财报会更关心的,其实是 MONA 系列产品和 AI。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MONA 不是子品牌吗?为什么要表述为‘系列产品’?
昨晚的 AI Day 上,小鹏在 PPT 上打出的,不是‘MONA 子品牌’,而是‘小鹏 MONA 系列’,今晚财报会上所用的表述,也是‘MONA 系列产品’。
会后群访上,何小鹏与李力耘拒绝回答所有关于 MONA 的问题。今晚的财报会上,何小鹏也强调,‘MONA 是一个系列’,但更多的信息要到 6 月份亮相时才进行详细分享。
MONA 产品系列的首款 A 级纯电轿车将会在三季度正式上市并规模交付。根据下图的对赌协议,目标是在交付客户后 13 个月期间,达到 10 万辆的交付量。
何小鹏口中,这是一款‘颜值爆表,甚至来说在 20 万以内的所有车的颜值肯定是最高且高智能,同时成本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产品。’
在 MONA 和接下来 B 级新车的助力下,他认为小鹏汽车四季度销量会有‘同比的明显进步’——作为参考,小鹏汽车 2023 年四季度累计交付 60158 台,月均过两万。
自 2023 年 8 月 18 日的小鹏汽车 Q2 财报会以来,MONA 就成了小鹏每一次财报会的‘标配’,而 MONA 的推出,需与小鹏的智能化技术高度结合。
当它第一次出现在何小鹏口中时,何小鹏用的形容词,是‘15 万元级别’‘全自动驾驶’,高性价比方案下的高度智能化,是 MONA 呈现的愿景。
小鹏明年将在 A 级车平台上推出多款产品,同时,XNGP 也会打入这一价位,MONA 或将有望迎来 XNGP 上车。
此外,昨晚的 AI Day 上,小鹏还全量推送了 AI 天玑系统,并预告将在今年三季度实现全国每条路都能开、2025 年实现类 L4 级智驾体验。
MONA 会是这些目标的载体吗?
另外,滴滴全生态支持的信息,让部分舆论认为 MONA 就是小鹏面向 B 端的产品。
何小鹏在财报会上表示:‘我们所有的车型,我们的主力的客户全部是 TO C的,我们不会考虑在 TO B 领域有大范围的布局。’
何小鹏给出的理由很有趣,因为 MONA 一开始就是‘最高颜值’进行设计的,在高颜值指导下,小鹏不认为 MONA 的产品在 B 端市场会有很大的可能性。
何小鹏在财报会上反复强调 MONA 首车的高颜值,不禁让人好奇,和 P7 比怎么样?以及此前高度伪装、将于四季度推出的 B 级轿车——或许是 F57——何时会揭开它的真面目?
03 国内没人拿到智驾船票
24 小时前的北京,何小鹏说:‘没人敢说(智驾的赢家)明确,国内也没有一家车企拿到船票’。
智能驾驶未有定局,智能驾驶仍在烧钱。
昨晚何小鹏立下了几个关键 flag:‘2024 三季度,全国每条路都能开’、‘2025 年在中国实现类 L4 级智驾体验’、‘实现 Waymo 在美国三藩市级别的智驾体验’,等等。
代表何小鹏智驾决心和信心的,是另外一系列数字:2024 年智能研发投入 35 亿元、叠加每年算力训练投入超过 7 亿元、2024 年新招募 4000 人,等等。
从 MONA 系列开始,小鹏汽车希望将智能化的十年投入,转化为用户决策的关键——而且要覆盖 10-40 万,这个何小鹏形容为‘全球市场最广阔’的客群。
这是何小鹏心目中,通往下一个十年,通往智能驾驶时代的真正船票。或者说,黎明前夜的烧钱,是为了第一个冲出光明。
2020 年 4 月 P7 上市,何小鹏说‘智能驾驶正在成为用户购车决策因素前三’;今年 520 的北京,他说‘智能驾驶会是我们(用户需求)绝对的前三’。
体验和价格,是用户认定品牌形象,点下付款按钮的几乎唯二因素。
回到今晚的财报会议,大家也都在讨论体验和价格。比如,MONA 如何在 15 万,这样一个锱铢必较的市场,做出智驾差异化?
何小鹏忍住了,没有剧透 6 月发布会,但他给了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例子:‘语音通话的高端用户,往往不是数据流量的高端用户’。
他进一步解释称,10-20 万级别,事实上更多人更需要高等级智能驾驶,只是他们觉得太贵了。当他们体验过高科技的产品,并且发现付得起价格,这会有巨大的吸引力。
这个例子,直到现在也有一定参考意义:流量为主和语音通话为主的手机卡套餐,哪个更贵?为什么?
不过另一个问题是,这个例子你们觉得,映射到普及智能驾驶上是否成立?
何小鹏对 MONA 智能化的信心,本质上来源于他对小鹏智能驾驶体系的信心——比如数据能力。
昨晚何小鹏在北京强调了很多次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今晚他再次强调‘数据的壁垒会被放大’、‘每个季度相比以前会有倍速级别的能力提高’。
他同时指出,大模型会对所有汽车公司的研发产生冲击,原因是大模型时代,最终生成规则的是模型本身,而不是人。
‘越往后自动驾驶越难成,因为头部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回到小鹏汽车本身,他认为小鹏的技术架构领先‘一到两代’,而包括小鹏在内的小部分企业,会把绝大部分做辅助驾驶,或者上一代规则为主、AI 辅助的企业‘甩得越来越远’。
今晚何小鹏提智能驾驶的篇幅不多,最后用他昨晚的一句话,总结小鹏汽车对自动驾驶终局竞争的理解:
‘想把自动驾驶做好,它是工程能力、体验能力、全球泛化能力、成本能力’。
04 长期无短板?
回顾小鹏一季度财报,它本身释放出的关键信号,还不是尚未发布的 MONA,而是小鹏全新的业绩增长点——技术服务。
于是,我们听到了许多风言风语,关于小鹏和大众的关系、关于小鹏对纯电赛道的坚持,在言语之下,每个人心底都埋藏着一个疑问:小鹏到底想怎么赚钱?
资本市场想听新的故事,而小鹏的新故事,目前来看,已经开始反映在财报数字中。
何小鹏开场时这样说:‘我们不会着眼于短期销量增长,会追求高效率高质量,做到长板更长,没有短板’。
长期、长板、长线,成为过去半年来,何小鹏组织架构变革、产品战略创新的主旋律。不过另一方面,日拱一卒和久久为功之间,必然需要平衡。
以小鹏汽车为例子,我们观察的不仅是新车企,还有新供应链、新合作模式,甚至是新的国际科技公司。
2024 的小鹏汽车,如何实现多个商业模型的齐头并进?
下一份财报见。
本文作者:卢诗维、翁毓其,来源:电动星球N,原文标题:《毛利率12.9%,盘中最高涨20%,小鹏是怎么赚钱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回复
举报
发帖
快速回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电子邮件
kefu@58.ca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