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分类信息
房源中心
租房
跳蚤市场
活动
新闻
加国
大多
美国
环球
经济
时政
娱乐
地产
信息
房源
新盘
家庭旅馆
跳蚤市场
拼车
折扣
机票邮轮
生活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旅游天地
大多生活
房产楼市
北美股票
房东信息
税务理财
健康锻炼
交友征婚
法律求助
加国新闻
大多新闻
美国新闻
环球新闻
经济观察
时政频道
财经资讯
娱乐八卦
生活百态
史海钩沉
健康养生
国际体坛
城事杂谈
大多生活
旅游天地
房产聚焦
税务理财
北美股票
子女教育
房东信息
健康锻炼
移民留学
体育娱乐
婚姻生活
宠物乐园
我爱我家
流行时尚
交友征婚
法律求助
便民信息
黄页
机票邮轮
求职招聘
换汇交易
拼车中心
商家折扣
二手车
非诚勿扰
周边游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加国新闻
大多新闻
美国新闻
环球新闻
经济观察
时政频道
财经资讯
娱乐八卦
生活百态
史海钩沉
健康养生
国际体坛
城事杂谈
大多生活
旅游天地
房产聚焦
税务理财
北美股票
子女教育
房东信息
健康锻炼
移民留学
体育娱乐
婚姻生活
宠物乐园
我爱我家
流行时尚
交友征婚
法律求助
便民信息
黄页
机票邮轮
求职招聘
换汇交易
拼车中心
商家折扣
二手车
非诚勿扰
周边游
加国同城
»
论坛
›
多伦多华人论坛
›
健康锻炼
›
睡满8小时就够了?医生:需满足4点
发帖
查看
55
回复
0
睡满8小时就够了?医生:需满足4点
婆羅花開
婆羅花開
当前离线
积分
8642
2721
主题
0
回帖
8642
积分
版主
积分
8642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2-20 01:06:23
|
来自:北美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睡不着,睡不够,睡不醒,睡太多……现代人与睡眠的关系就像找对象,如果能倒头就着、一觉到天明、在闹钟响起之前精神抖擞地起床,这简直与找到心灵契合、三观一致、双方父母欢喜满意的男/女朋友一样,是被上天眷顾的“宠儿”。
在《2017中国青年睡眠状况白皮书》(以下称《白皮书》)中,这样的“宠儿”有些孤独。
数据显示,一觉睡到天明的人只占比11.2%,满足“睡觉是为了一身轻松、精力充沛”这个小目标的只有5.6%。
而阻止青年们拥有高质量睡眠的“罪魁祸首”当属电子产品,《白皮书》显示,九成的人睡前电子产品不离手,与手机难舍难离。试着回忆一下,有多少个夜晚,陪伴你入眠的不是放松的心情,而是照在脸上蓝色的屏幕光。
有一种作叫“不舍得去睡”
90后媒体人阿乐每晚睡觉前都要通刷一遍手机APP,浏览新闻、看看公众号文章、刷刷微博和淘宝.......明明已经困到双眼皮打架,也意识到该睡觉了,但还是不想睡,放不下手机。
93.8%的人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图:《2017中国青年睡眠状况白皮书》
“有一晚刷手机,刷着刷着突然睡着,手机一下子砸脸上又掉在地上。”阿乐指着手机屏幕摔裂的地方给39深呼吸(ID:shenhuxi39)看,一想到自己的行为,她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
像阿乐这种“不到一个时间点舍不得睡”、“困到睁不开眼还要刷一遍手机”、“感觉身体已经劳累到不行才恋恋不舍入睡”的人不在少数。同样来自上述《白书皮》的调查数据,“22.8%的人总是会拖延入睡”,属于“拖延癌晚期”,“25.1%的人经常迟迟不想结束这一天”。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症状可与此对应——晚睡强迫症。它也属于拖延症的一种。
心理专家指出患有晚睡强迫症的人性格中容易有拖延的一面,不自觉地在工作、学习中形成拖拖拉拉的风气,不到最后一刻不完成任务,面对压力形成“拖”的解决办法。此外还有过于执着、敏感的心理。如果这些长期存在就会构成亚健康的人格特征。
手机到底有多好玩才会让人牺牲睡眠和健康迟迟不肯入睡呢?
其实是你的“心魔”在作祟。有些人认为“夜深人静才能专心致志、灵感爆发”;有些人白天做事过于拖拉,只能在深夜“挑灯夜战”;还有些人晚上根本不困,但早上难以醒来,白天又嗜睡,这种情况建议了解一下“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同时到睡眠门诊科挂个号。
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是一种慢性睡眠紊乱,患者睡眠觉醒时间通常推迟≥2小时。
熬夜一时爽,爽久了就过头了,身体由内向外“抗议”不断。你的黑眼圈、“游泳圈”、痘痘在脸上围成的圈恐怕会让镜子前的你开始怀疑人生吧。
此外,专家还指出,长期熬夜,可造成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胃肠道疾病、眼肌疲劳、听力下降等可怕后果。
身体的这番“抗议”是不是让你下决心要治治这晚睡强迫症了?那么问题又来了,晚睡毛病治好了,每天晚上到底睡多久才够?
有一种傻叫“不舍得睡够”
答案多种多样,但“睡够8小时”恐怕是站队最多的一种。不知道从何时起,“每晚睡够8小时”成为了大多数人检测睡眠是否达标的黄金守则。睡觉之前,计算一下睡眠时间,发现自己睡不够8个小时就会焦虑。若白天状态不佳、工作不顺,就会怪罪为“没睡够8个小时”。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国家认证心理治疗师曾慧梅
表示,执着于睡够8小时,是对睡眠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
“每个人的睡眠时间,都是不太一样的,有些人可能是长睡眠者,有些人是短睡眠者,并非说8小时就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睡多久才合适,这个主要是看你睡醒以后的整个的精神状况,如果睡醒后比较精神,那么没睡够8小时也是可以的,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间更重要。”
正如英国睡眠协会前任会长、运动睡眠教练尼克·利特尔黑尔斯在其《睡眠革命》一书中提到,这个世界上既有英国撒切尔夫人这种每晚只需4-6小时的人,也有飞人博尔特这种每晚要睡10个小时的人。
其实,过度关注睡眠时长反而会给入眠带来压力。
睡眠质量才是检验我们睡得好不好的标准。从科学的角度而言,睡眠质量取决于睡眠的深度和异相睡眠所占的比例是否适宜。
人的正常睡眠由两种睡眠状态交替进行,一种是深度睡眠(慢波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一种是异相睡眠(快速眼动睡眠)。
所谓异相睡眠,是与正相睡眠(深度睡眠)相对而言的,指人处于半睡眠状态,尚有一些意识,并非进入深度睡眠。
其中,在深度睡眠期,人的大脑皮层细胞处于充分休息状态,对稳定情绪、平衡心态、恢复精力极为重要。而异相睡眠在巩固大脑功能方面(如记忆和学习等)有重要作用。
一个成年人入睡后,一般要经过4个阶段和异相睡眠期,从第一阶段开始到异相睡眠结束,重复循环。其中,50%的睡眠时间在第二阶段,20%的时间处于异相睡眠期,还有30%在其他各个阶段。
我们一个晚上不断在深度和浅度睡眠中切换。
“入睡快、不易夜醒、起床容易、白天精力充沛”是人们对于高睡眠质量最直观的感受。
当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如睡眠环境、睡具是否合适、睡姿等。
比起追求8小时睡眠时间,不如努力提高睡眠质量。
有一种痛叫“不愿随便睡”
为了好好睡觉,各种发明创造不断更新着我们对“睡眠质量”的认知,也把我们白天辛苦工作填充的荷包一点一点吸走。
随着睡眠问题的增多,各类监测睡眠质量的手机APP悄然走红,它们声称是“你需要的全能睡眠管家”,帮助你提高睡眠质量。这些APP主要根据声音、光线、动作幅度等指标,在用户睡觉时监测出“深睡时长”、“浅睡时长”、“醒/梦”等信息,也可记录用户的梦话与呼噜。
除了记录当天睡眠情况,还会以图表形式呈现出一周的睡眠情况,让人一目了然,并给出专业的睡眠建议。
李婷的睡眠状况一直不太好,与大多数晚睡青年不一样,她笑称自己属于“早睡强迫症”,晚上九点上床就能睡着,但“浅眠、多梦、越睡越困”让她十分困扰。
为了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李婷在不同时期使用了两款监测睡眠APP,第一款APP主要用来记录睡眠情况。用了一周左右,她发现并不准确。“我半夜醒了,APP显示我在说梦话。”
第二款APP侧重于用催眠曲进行睡前安抚,帮助入眠。用户可在睡前设置催眠曲播放时长,然后在这种白噪音中慢慢入睡。李婷一开始没想到对睡眠有用,“我只是喜欢雨声,白噪音听起来很舒适。”
用了半个月,她慢慢发现,对自己的“浅眠、多梦”好像有一点作用。
芒果台的《新闻大求真》节目为了检验睡眠监测手环和APP是否有用,曾经赴北京朝阳医院做过一次对比实验:用医学上专业的睡眠监测仪器多导睡眠图与两款APP进行同步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手环和手机APP的监测数据与专业监测仪的数据差异很大。
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解释说:“手机没有跟身体发生直接接触,只是感知你的生理信号,比如你躺到床上不动,可能就判断你睡了,因为它没有真正观察到你的脑电图的变化,这种误判断是存在的。”
此外,手环监测测定的传感器、原理和评价的标准也与专业仪器完全不一样,“所以结果不可能一致,对于评价睡眠来说是价值有限的。”
而专业监测仪器多导睡眠图较为复杂,需要身体多种生理参数,如脑电图、眼动图、肌电图的共同进行监测。
比起科技的加持,一些实实在在的助眠产品似乎更得受众青睐。
《2018国民睡眠生活消费大数据报告》(以下称《报告》)指出,近三年,线上助眠产品消费趋势持续走高,购买人数和消费额逐渐上涨。虽然50%以上的消费者每单单价低于50元,但是数据显示人们越来越愿意为好睡眠买单,每单单价在50-300元的人群增速更快。
助眠产品的种类更是从听觉、视觉、触觉和嗅觉等多方面帮助人们好好睡觉。39深呼吸(ID:shenhuxi39)在淘宝输入“助眠”二字,随之出现了“助眠枕头”、“助眠灯”、“助眠精油香薰”、“助眠喷雾”等各类产品。
对“好睡眠”的追求不分年龄,不论是即将步入半百之际的70后,还是拿着保温杯蹦迪的90后“朋克养生族”。《报告》显示,70前和70后偏好助眠食品及保健品,如牛奶、褪黑素等;80后偏好寝具,如乳胶枕头、床垫等;而90后则更关注助眠小产品,如眼罩、隔音耳塞、助眠喷雾以及香薰蜡烛等。
央视新闻曾报道褪黑素副作用问题。|图:央视新闻微博
来自《2018年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的数据则显示出北上广深的城市助眠性格:“北京最直接、上海最浪漫、广州最养生、深圳最智能”。其中,北京人偏好的助眠产品前三名分别为:止鼾器、蛇麻草、酵素;上海人偏好的助眠产品前三名为:香薰蜡烛、酵素、褪黑素;而广州人和深圳人购买最多的则分别是复方精油和智能手表。
有一种苦叫“不能好好睡”
好睡眠求是求不来的,关键要怎么做,从心理到生理,从白天到黑夜,总有一些办法能让你离好睡眠更近一些。
简单说来,首先要明白床是用来睡觉的,刷剧、刷微博、刷淘宝、玩游戏这些娱乐活动留在上床前完成,一旦躺下了,就要全身心放松,并告知身体要入眠了。若睡不着,可离开床看看书,因为越躺着睡不着就会越焦虑越睡不着。等到困意袭来时再次躺下。
睡不着就数羊?可能会让你越数越清醒。
其次,睡前2小时不要吃东西。很多年轻人笑称“宵夜是命”,一到深夜味觉便蠢蠢欲动,尤其是这时候若看到美食的图片,整个人都不好了,只有吃一顿才能缓解这种“味觉忧愁”。但这样真的很不健康,睡前吃太饱,肠胃就要加紧消化,进而会不断刺激大脑,很难让人安然入睡。想想每次夜宵后是不是觉得还挺精神?
睡眠环境有多重要想必每个人都深有体会,睡觉时的灯光、温度、声音、床和枕头的舒适度等等都有可能让你在拥有好睡眠的路上越走越远,虽然这些外在条件对每个人的影响程度不同,比如有些人一点点声响就醒了,而有些人即使外面鞭炮齐鸣锣鼓升天也醒不来,但营造令你舒适的环境对睡眠益处多多。
其实,大多数人都深深地知道自己睡不好的原因,也知道要如何改善,但行动总是停在大脑“想”这一环节。不是手机太好玩,不是宵夜多好吃,更不是深夜太迷人,而是睡眠带来的可怕后果都只停留在你的脑海里和别人身上。
回复
举报
发帖
快速回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浏览过的版块
美食厨房
城事杂谈
流行时尚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电子邮件
kefu@58.ca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