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分类信息
房源中心
租房
跳蚤市场
活动
新闻
加国
大多
美国
环球
经济
时政
娱乐
地产
信息
房源
新盘
家庭旅馆
跳蚤市场
拼车
折扣
机票邮轮
生活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旅游天地
大多生活
房产楼市
北美股票
房东信息
税务理财
健康锻炼
交友征婚
法律求助
加国新闻
大多新闻
美国新闻
环球新闻
经济观察
时政频道
财经资讯
娱乐八卦
生活百态
史海钩沉
健康养生
国际体坛
城事杂谈
大多生活
旅游天地
房产聚焦
税务理财
北美股票
子女教育
房东信息
健康锻炼
移民留学
体育娱乐
婚姻生活
宠物乐园
我爱我家
流行时尚
交友征婚
法律求助
便民信息
黄页
机票邮轮
求职招聘
换汇交易
拼车中心
商家折扣
二手车
非诚勿扰
周边游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加国新闻
大多新闻
美国新闻
环球新闻
经济观察
时政频道
财经资讯
娱乐八卦
生活百态
史海钩沉
健康养生
国际体坛
城事杂谈
大多生活
旅游天地
房产聚焦
税务理财
北美股票
子女教育
房东信息
健康锻炼
移民留学
体育娱乐
婚姻生活
宠物乐园
我爱我家
流行时尚
交友征婚
法律求助
便民信息
黄页
机票邮轮
求职招聘
换汇交易
拼车中心
商家折扣
二手车
非诚勿扰
周边游
加国同城
»
论坛
›
多伦多华人论坛
›
活动聚会
›
被严重低估的免签旅行地 有种自带故事感的美 ...
发帖
查看
151
回复
0
被严重低估的免签旅行地 有种自带故事感的美
青青草
青青草
当前离线
积分
4257
1218
主题
0
回帖
425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257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8-21 02:01:48
|
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如果我问你,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座城市,给人带来的感受最为复杂,虽然我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但我的答案是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的名字,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老一辈人还是年轻人,多多少少都从历史课本或者文艺作品中听说过这个地方,但却很少有人将其当作一个旅行目的地——即使它是中国的免签目的地。
在前往萨拉热窝之前,我已经做好了迎接那份沉重氛围的准备,然而,在我真正踏入这个城市后,才真正感受到我的刻板印象只是它的A面——虽然千疮百孔的断壁残垣难以忽视,但闲适的当地人和以城市为家的随处可见的猫猫们,也透露出一股悠然质朴的气质。
01
“活”在文艺作品中的
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波黑位于意大利东侧的巴尔干半岛,曾属于前南斯拉夫。关于巴尔干半岛,你可能听过一个标签,叫“欧洲的火药筒”——一战的导火索事件、波黑战争、克罗地亚独立战争等等,都发生在这里。
拉丁桥是萨拉热窝最有名的地标建筑之一——这里是一战导火索事件的发生地。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带着妻子索菲亚到这儿做特别访问,他可能忘了,这块土地是奥匈帝国不久前刚刚吞并的,因此当地人民对他充满了仇恨。夫妇二人在市中心的拉丁桥附近遭遇了民族主义者的刺杀,这件事也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一个月后的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但除了地标,一座城市如何深入人心?把它写进歌里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或许很多人听过《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首歌,但可能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首歌在萨拉热窝有着真实的人物原型。
1993年。萨拉热窝围城战,一对年轻恋人准备逃离这座被战火笼罩的城市,却不幸在市中心的弗尔巴尼亚桥被军队射杀。当枪声响起,塞族的波斯尼亚青年博斯科中弹身亡。随后,他的女友——克罗地亚裔的穆斯林姑娘阿德米拉也中弹,在弥留之际,阿德米拉爬向她的爱人博斯科,拥住对方的尸首,十五分钟后也气绝身亡。
所以当我决定去萨拉热窝旅行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去这对恋人的墓地看看他们。在抵达萨拉热窝的第二天早上,我先去花店买花,站在各种花束前查花语,最终选择了红玫瑰。
穿过一片穆斯林墓地,马路对面是狮子墓园,这里因一座沉睡的狮子雕塑而得名。在一望无际的白色墓碑里,我找到了那座心形的石碑和坟冢。
那首《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我曾单曲循环过无数遍,但无论哪一次也不如现在正面对他们墓碑时来得荡气回肠。
接着,我又去了趟这件悲剧发生的弗尔巴尼亚桥——像这样横跨在河两岸的桥,萨拉热窝有很多,如果没有这段故事,这座桥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阿德米拉和博斯科有一张站在桥边的合影,我不知道是否是在这儿拍的——但索性就当作是吧。于是找到一个相似的角度,在想象中穿越时空,仿佛看到十多年前,战争还未降临时的萨拉热窝,和那时镜头后幸福相拥的他们。
年轻人我不敢说,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南斯拉夫老电影想必许多人耳熟能详。
萨拉热窝“必去景点”之一的黄堡,正是可以看到电影最后一个俯瞰城市镜头同款风景的高地。
跟在雪橇隧道上以狙击手的视角看这座城市不同,站在这里更有一种从“守城”角度看待她的亲切感。
彼时硝烟,此时炊烟。
站在高处,视线沿河流纵深飘向远方。萨拉热窝跟很多城市很像,都有红色屋顶的小房子和葱郁的绿色树冠——如果只是单看这些红屋顶,会给人一种类似童话世界的氛围,可惜你的视线总会被那些白色的部分所占去——
几乎没有城市像萨拉热窝一样,在房屋和树木之间,成片成片的白色墓地清晰可见。
墓地散落在城市很多地方——路边的公交站旁,孩子们玩耍的足球场,居民区的正中央,乃至马路边一些公园……在萨拉热窝,这样的墓地真是太多了,当地人早就习以为常,我也总能看到不久前刚摆放好的鲜花,和那些来“看望”亲人、爱人或朋友的当地居民。
但面对这座“长满”墓地的城市,我却并没有感觉到阴森——大概或许是那几天的天气很好,蓝天白云下的墓地只给人留下了一份肃静感,
你会感到死亡和生活这两个极其相反的两件事,会在萨拉热窝如此“合理”得存在于一体。
下山之前,我看到了老照片里那两栋冒着滚滚浓烟的双子楼,如今它们依旧矗立在萨拉热窝迷人的黄昏里。
02
萨拉热窝冬奥会
与狙击手大街
如果不是我的民宿房东提起,告诉我离他家不远的缆车能直通1984年冬奥会雪橇项目的旧赛道,我可能会像大多数去波黑旅游的人一样,回国之后得知自己错失一个重要景点而肠子悔青。
雪橇赛道建在城市南边的山上,从山顶的缆车站出来就是赛道起点。
沿着画满涂鸦的赛道废墟走,在长满苔藓的水泥通道上,我发现了一些不起眼的弹孔,这些弹孔的形成也跟萨拉热窝围城战相关。视线越过弹孔,俯瞰下面的城市,能清楚看到市中心那条被称为“狙击手大街”的街道。
“狙击手大街”这个名字的由来,我觉得“形象”这两个字过于残忍,但不得不承认也的确如此
——萨拉热窝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城市,站在山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城内的几乎全部。当城市遭到围攻时,街上的行人会成为狙击手最好的靶子,只要有人走动,或是发现人影,山上就会飞来子弹。
我在城市漫步的时候就总能看到当年战争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留下的痕迹,除了雪橇赛道上的弹孔,在市中心很多显眼的居民楼上也有非常清晰的弹痕。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座十多层高的塔楼,即使站在马路对面,也能清楚看到布满整座墙面的伤疤。
离开雪橇赛道,我顺道去看了其他冬奥会场馆。来之前看到很多文章说“如今的萨拉热窝奥运场馆已经变成了墓地”,还煞有介事地配了图,但只有我(以及所有亲自到过萨拉热窝的人)知道,实际上,墓地归墓地,萨拉热窝的奥运场馆有些到现在还在使用,只不过,世界上很多奥运场馆在“后奥运会时代”是因为利用率不高而荒废,但萨拉热窝的奥运场馆变成废墟,原因只是因为战争。
03
希望隧道
和苹果大叔
在萨拉热窝的最后一天,我选择去了一趟“希望隧道”。
萨拉热窝被围困期间,为了打通与外界的通道,市民们在机场附近花六个多月时间,挖出了一条长约800米,宽约1米,高约1.5米的隧道,这条隧道在战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听着精心挑选的东欧歌单,走在去往希望隧道的乡间小路上,感叹天气真的能左右人的心情——艳阳高照的天气,又是在这样一个开阔的城郊,身心彻底舒展。一个蹬自行车来钓鱼的大叔用蹩脚的英语和家乡话主动和我聊了会儿天,唯一差不多听懂的是他说自己曾钓了一条好大的鱼,比画着有半米长。
从隧道出来原路返回,经过一片果园,看了会儿乡村青年花式犁地,一个大叔热情地摘了一个苹果送给我。青年干完农活开着拖拉机回家,大叔关好果园的栅栏门跟我挥手道别。我举着那个红红的苹果,在阳光下左右端详一番,用手擦了擦,边走边吃起来。
都说波黑人冷漠,但我眼中的波黑人却亲切可爱。
萨拉热窝的所有景点几乎都与战争有关。我在一个博物馆看了一场以战争为主题的摄影展。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我看到了一整面墙的黑白遗像。我们经常能在各种新闻或报纸上看到死亡人数,但文字中的死亡人数只是数字的话还不显,当这些数字都变成一张张照片时,就极为震撼。
在通往展厅的厢式电梯里有一行字,用不同语言写着一句:你是我的见证者。
你无法想象人类在战争中的破坏力,也无法想象人类在战争后的复原能力。我看着开满鲜花,猫咪悠然踱步,鸽子在蓝天下飞翔的萨拉热窝,我想这大概就是爱、死亡与和平的最好的教育。
回复
举报
发帖
快速回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浏览过的版块
机票邮轮
求职招聘
流行时尚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电子邮件
kefu@58.ca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